公司不发工资该如何仲裁?


如果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权益的。 首先要知道,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简单说,就是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为劳动方面的事情有矛盾时,找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来评判谁对谁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具体仲裁流程如下: 第一步,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证据材料很重要,比如劳动合同,它能直接证明你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要是没有劳动合同,其他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也行,像微信工作群的截图、以前发放工资的记录等,此外还需要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证据。 第二步,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要是不受理,也会说明理由。 第三步,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的五日前,把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第四步,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时会先进行调解,就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让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要是调解达成协议了,仲裁庭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从送达之日起就有法律效力;要是调解没成功,仲裁庭会及时裁决。 第五步,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一般要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要是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过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不过延长期限不会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会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话,裁决书就发生法律效力。 另外,《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