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辞职后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
我之前在事业单位工作,现在已经辞职了。听说有过渡性养老金这回事,但不太清楚该怎么计算。我想了解下,事业单位辞职后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什么标准和方法来算的,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解决“中人”(即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待遇问题而设立的。对于事业单位辞职人员来说,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与当地政策和个人情况相关。 在理解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之前,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这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员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过渡系数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在1% - 1.4%之间。 以某地为例,假设当地过渡系数为1.3%,小李在事业单位辞职,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小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1.2,视同缴费年限为10年。那么小李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5000×1.2 = 6000元,过渡性养老金 = 6000×10×1.3% = 780元。 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同时,各地根据此决定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对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进行了明确规定。所以,具体计算时要以当地规定为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