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过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认定过后申请赔偿,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要去做劳动能力鉴定。这是确定你因工伤造成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的一个评估,只有等这个鉴定结果出来,才能明确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打个比方,如果鉴定为不同的伤残等级,那对应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 其次,确认赔偿项目。一般来说,常见的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就是你因工伤治疗产生的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就是你工伤休息期间单位应该正常给你发的工资;如果构成伤残,还有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具体的要依据鉴定结果来确定。 然后,准备相关材料。通常需要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证明你属于工伤的关键文件;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医疗费用凭证,像病历、诊断证明、发票等,用来证明你治疗工伤花费了多少钱;还有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接着,就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了。你把准备好的材料交给用人单位,要求他们按照法定的赔偿标准给你支付赔偿款。要是用人单位有为你缴纳工伤保险,那用人单位还得配合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工伤保险待遇。 要是和用人单位协商不顺利,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方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多项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 一般来说,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在60天内给出结论。 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