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工资该如何维权?


如果遭遇了拖欠工资的情况,是有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的。 首先,可以尝试和用人单位协商。这是比较平和的方式,大家坐下来好好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和诉求,看能不能让单位尽快把工资发下来。 要是协商不成,还能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都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也有权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在15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是12333,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 另外,还能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不过要注意,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而且对追索劳动报酬等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这类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庭还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最后,如果证据确凿,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相关概念: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