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拆迁中一宅多户该如何处理?


在农村拆迁中遇到一宅多户的情况,通常会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如果各户对宅基地有明确的权属划分,并且符合相关规定,一般会按照各自的权属份额进行补偿安置。这就好比大家合伙买了一套房,各自占的份额明确,拆迁时就按照这个份额来分补偿。例如,有的家庭通过分家等合法方式,明确了各户在宅基地上的权益,这种情况下就按明确的份额来给予补偿和安置,以此保障各户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其次,要是各户之间权属划分不清晰,那么可能会先进行权属确认工作。相关部门会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组织各户协商等多种方式,来明确各户在宅基地及房屋上的权利义务。只有权属明确了,才能依据确认结果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 另外,有些时候会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方式。政府将一宅多户的宅基地整合起来,规划出一个集中的安置区域,然后根据各户人口数量、原宅基地面积等多种因素,合理分配安置房屋。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同时也让拆迁工作能更顺利地推进。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形成的一宅多户,比如因继承房屋得到多处宅基地的可以按照规定登记发证。总之,处理一宅多户的拆迁问题,是以公平、合理、合法为原则的。 相关概念: 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 权属确认: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明确某个事物的权利归属,在这就是确定宅基地和房屋到底归谁所有、各户有怎样的权益 。 集中安置:把需要安置的对象统一安排到一个规划好的区域居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