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年龄工伤该如何处理?


超年龄工伤的处理相对复杂。首先要明确工伤的概念,工伤一般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活动或与工作相关活动时遭受的意外事故伤害以及职业病伤害。 根据相关规定,处理超年龄工伤要先看超龄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如果存在劳动关系,处理方式如下:一是正常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按工伤认定流程,提交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可按工伤保险待遇享受相应赔偿,像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等。二是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比如老王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没交工伤保险,老王工作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后,相关费用就得单位来付。 要是不存在劳动关系,属于劳务关系,则:双方依据签订的劳务合同约定处理。若劳务合同没约定,可参照民事侵权责任相关规定。超龄人员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因其过错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含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并且在确定赔偿责任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例如老张和单位是劳务关系,劳务合同没约定工伤处理,老张工作受伤,法院会根据双方过错来确定单位赔偿多少。 此外,不同地区对于超龄职工工伤认定规定不同。有的地区明确规定不予受理,如北京;有的地区明确规定可以享受劳动保险,如上海;还有的地区没有明确规定,如四川。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多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民事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