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离职了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打算离职且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的法律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具体维护权益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你与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步,与公司协商。你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友好沟通,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并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和支付相应工资。在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不时之需。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你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他们会根据你提供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能让你满意,或者公司仍然拒绝履行义务,你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法律程序,需要按照规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第五步,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法作出判决。 总之,在面对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应得的赔偿和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