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如何快速解决?


如果遇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想要快速解决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首先,要注意留存证据,像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的结算单、记工单、工作证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维权非常关键。 可以尝试和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主动向其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多数用人单位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负面影响,可能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要求,双方达成一致后可签订和解协议,但要知道这个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 若协商不成,还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由他们主持,看能否解决问题。 投诉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要是因为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可直接向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投诉;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建议向用工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或者使用手机扫描农民工维权二维码进行网上投诉 。 当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时,农民工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是一裁终局的。 要是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支付申请令,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发出支付令。 相关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是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的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活动,旨在公正、及时解决劳动纠纷,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