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嘱留下的房子如何过户?


当父母通过遗嘱留下房子,子女要办理过户,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确认遗嘱的有效性。遗嘱是立遗嘱人对自己财产进行处分的意思表示,有效的遗嘱是过户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遗嘱有多种形式,如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每种遗嘱都有其法定的形式要件。比如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所以要确保遗嘱符合相应的形式要求,才能认定为有效。其次是进行继承权公证。继承人需要前往公证处办理该公证,在办理时要提交一系列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这是用以证明被继承人已经去世的文件;遗嘱,它是确定房产归属的重要依据;继承人的身份证明,用于证明继承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房产证明,以明确要过户的房产情况。公证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继承人的继承权。若所有材料真实、合法,公证处会出具继承权公证书。最后是办理房产过户登记。继承人携带继承权公证书、房产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过户手续。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审核通过后,就会将房产过户到继承人名下。 在整个过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存在多个继承人,且对遗嘱的效力或房产的分配存在争议。此时,就需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遗嘱的效力、继承人的资格等进行审理和判决。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具有法律效力,继承人可以依据判决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另外,如果遗嘱没有经过公证,在办理过户时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审核和调查,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在立遗嘱时尽量选择公证遗嘱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