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租赁合同应该怎么写?


铺面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铺面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并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将铺面返还给出租人的协议。一份规范的铺面租赁合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合同双方的基本信息。在合同开头要明确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以确保双方身份真实可查,便于后续沟通和可能出现的法律联系。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主体明确性的要求,只有明确主体,合同才能约束特定的双方当事人。 其次是铺面的具体情况。需要详细描述铺面的位置,精确到门牌号;说明面积大小,最好附上相关的测量依据;还要提及铺面的用途,比如是用于经营餐饮、服装还是其他行业等。这是为了避免双方在租赁物的具体指向和使用范围上产生分歧,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内容应明确标的物的具体情况。 租赁期限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要明确租赁的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以及是否有续租的相关约定。如果有续租,要说明续租的条件、提前多久提出续租申请等。这是保障双方在租赁期限方面的权益,遵循《民法典》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规定。 租金及支付方式也必不可少。要写明租金的具体金额,是每月、每季度还是每年支付;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转账等,并明确转账的账号等信息。同时,还要约定租金是否会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式和周期。这是基于《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价款和支付方式的规定,明确双方的经济权利和义务。 铺面的维修和保养责任也需要明确。一般来说,出租方有义务保证铺面符合正常使用的条件,对于一些主体结构等大的维修通常由出租方负责;而承租方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一些小损坏等由承租方负责维修。这是根据《民法典》中关于租赁物维修义务的规定,合理划分双方的责任。 此外,还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如承租方未按时支付租金,出租方提前收回铺面等,要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这是为了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依据《民法典》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促使双方遵守合同约定。 最后,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其他条款,如保险责任、合同解除的条件等。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该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理解并同意所有内容。如果对某些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以协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