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工资突然改成劳务费是否合法?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工资和劳务费这两个概念。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它体现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种关系通常具有稳定性、从属性等特点,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管理和安排。而劳务费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劳务所取得的报酬,提供劳务的一方与接受劳务的一方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 从法律角度来看,判断公司开工资突然改成劳务费是否合法,关键在于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否发生了实质变化。如果劳动者与公司之间原本是劳动关系,公司没有合理理由,仅仅是单方面将工资改成劳务费,这种做法很可能是不合法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工资支付方式属于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如果公司未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将工资改为劳务费,就违反了该条法律规定。 此外,《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若劳动者与公司之间符合上述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公司却将工资改成劳务费,这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如果劳动者遇到公司突然将工资改成劳务费的情况,可以先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公司恢复原来的工资支付方式。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改正。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