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物业滞纳金通常是指业主没有按时缴纳物业费,物业按照一定比例额外收取的费用。要判断物业收取滞纳金是否合法,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合同约定角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如果业主和物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滞纳金的条款,而且这个条款本身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从合同层面来说,物业依据合同收取滞纳金是有依据的。比如合同约定业主逾期缴费每日按欠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滞纳金,业主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其次,从法律规定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赋予物业服务企业收取滞纳金的权利。不过,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有约定,并且该约定不违反公平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得到支持。但是,如果合同约定的滞纳金过高,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这里的违约金在物业服务合同的情境下就类似于滞纳金。 此外,如果物业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业主有权利进行抗辩,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再收取滞纳金就可能不具有合法性。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物业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若其未履行义务,业主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物业收取滞纳金是否合法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