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造假合法吗


工资造假是不合法的。 首先,工资应当真实地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工资发放要遵循真实原则。工资造假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来该拿到手的工资可能因为造假而减少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同时,对用人单位自身的信誉也会造成极大损害。 从法律后果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为了侵吞公司财产等目的,让员工配合虚报工资,员工的行为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是员工为了入职等目的伪造工资流水,同样也是违法的。一方面,伪造银行流水盖假章,涉嫌触犯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另一方面,单纯伪造的行为构成伪造证据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要是存在工资造假等侵害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情况,要承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被责令支付赔偿金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相关主管部门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总之,工资造假在法律上是明确禁止的,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实施该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概念: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 伪造证据罪: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材料的行为,包括模仿真实证据制造假证据、凭空捏造虚假证据以及对真实证据加以变更改造使其失却或减弱证明作用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