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以报销的形式发放是否违法?
我所在的公司一直把工资以报销的形式发放给我,我不太清楚这样做合不合法。我担心这种发放方式会不会影响我的权益,比如社保缴纳、个税申报等。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看,工资以报销形式发放到底是不是违法的呢?
展开


工资以报销的形式发放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工资和报销的概念。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报销是指把领用款项或收支账目开列清单,报请上级核销。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也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将工资以报销形式发放,存在以下几种违法情形。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劳动者的社保缴纳基数。社保缴纳基数通常是按照工资来确定的,如果以报销形式发放工资,可能会导致社保缴纳基数降低,影响劳动者未来的社保待遇,比如养老金、医保报销额度等。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如实申报和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另一方面,会影响个税的申报和缴纳。工资达到一定标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以报销形式发放工资可能会逃避个税缴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 然而,如果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同时对于员工因工作产生的合理费用进行报销,这是合法的。例如员工为公司业务出差产生的差旅费、办公用品采购费用等,公司按照规定给予报销,这和工资发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单纯以报销形式来替代工资发放是违法的,它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