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房屋买卖是否会形成诈骗?
我最近打算买一套房子,但是了解到这个房子是抵押状态。我很担心这种情况下的买卖会不会存在诈骗风险,想知道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抵押房屋买卖会构成诈骗,什么情况下又是合法的。
展开


抵押房屋买卖不一定会形成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抵押房屋买卖中,如果卖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骗取买方的购房款,且数额较大,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 依据《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也就是说,如果卖方在出售抵押房屋时,如实告知了买方房屋的抵押情况,并且在交易过程中遵循了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及时通知抵押权人等,那么这种买卖行为就是合法的,不构成诈骗。但如果卖方故意隐瞒抵押事实,使买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房屋,且最终导致买方遭受了经济损失,那么就有可能构成诈骗。 此外,如果抵押房屋在签署买卖合同之后,并不具有交付给购买方的可能性,那么也极有可能会形成诈骗。总之,判断抵押房屋买卖是否构成诈骗,关键要看卖方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