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否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
我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伤了,认定为工伤后,向单位申请赔偿,但单位一直拖着不给个明确答复。我很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只能通过打官司来拿到应有的赔偿,想了解一下工伤赔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讼,什么情况下有其他解决途径。
展开


工伤赔偿不一定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赔偿,具体取决于不同的情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当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如果愿意积极配合,主动承担赔偿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给予职工应得的赔偿,如支付治疗工伤过程中所产生的薪酬与福利收入、五级和六级伤残者每月所享有的伤残津贴待遇、合同终止或解约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赔偿问题,无需进行诉讼。 其次,如果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协商不成,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相关法律依据如《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通过劳动仲裁,由仲裁委员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如果用人单位接受裁决结果并履行赔偿义务,那么也不需要再进行诉讼。 最后,如果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诉讼就成为解决工伤赔偿争议的最终途径,法院将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公正的判决。 总之,工伤赔偿不一定要通过诉讼解决,协商和劳动仲裁都是可以尝试的途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要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