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证据清单是什么?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劳动仲裁中,证据清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仲裁机构了解争议的事实情况,做出公正的裁决。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劳动仲裁证据清单及相关依据。首先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劳动合同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有相关规定。其次是关于劳动报酬的证据。工资条能清晰显示工资的构成和发放金额,银行工资流水则是客观的工资发放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涉及加班工资,考勤记录就非常关键,它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是否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再次是涉及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证据。考勤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实际出勤情况,排班表则能反映出劳动者的工作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最后是关于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证据。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提供相关的照片、视频、检测报告等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总之,在劳动仲裁中,证据清单应根据具体的仲裁请求来准备,尽可能收集全面、真实、有效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