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流程和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最近遇到劳动纠纷,打算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对具体流程和所需时间不太清楚。想了解整个过程是怎么开展的,每个环节大概要花多久时间,好提前做准备。
展开


劳动仲裁流程一般如下: 首先是申请阶段,您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果符合,就会受理并通知您;要是不符合,会书面通知您不予受理,还会说明理由。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接着是受理之后的准备阶段,仲裁委员会安排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等相关事宜。 然后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互相辩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事实依据。 最后是裁决阶段,仲裁庭作出裁决。 关于劳动仲裁的时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要是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不过延长期限不能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一般劳动仲裁需要四十五天,最长则需要六十天。要是逾期还没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劳动仲裁结果出来,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如果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要是15日内双方都没有上诉,裁决书就生效了。这时候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要求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申请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的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6个月。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仲裁庭:是对某一争议案件进行仲裁审理活动时的组织形式。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