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首先是申请阶段。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要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这里的一年时效,就好比一个时间限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才去申请,可能就无法得到仲裁委的支持啦。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接着是仲裁受理环节。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要是不受理,也会说明理由。这一步就像是一个筛选机制,仲裁委要看看这个案子符不符合受理条件 。 然后进入开庭审理阶段。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相互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好比一场公平的“辩论”,双方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证据 。 之后是仲裁调解阶段。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仲裁庭就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在送达之日起就对双方起法律效力。调解就像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看看能不能让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若调解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又反悔的,就进入仲裁裁决阶段。仲裁庭会及时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服的,要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最后是结案环节。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一般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案。如案情比较复杂的,经批准的话也可最多延长30天。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通过仲裁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仲裁机构可能不再支持其请求 。 调解书:是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 裁决书:是仲裁庭对劳动争议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