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劳动仲裁流程该怎么走?


没有合同的情况下进行劳动仲裁,具体流程如下: **准备材料及确定仲裁请求**: 首先要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如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明确自己的仲裁请求,例如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支付拖欠的工资、补缴社保等。 **提交仲裁申请**: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通常是用人单位)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包含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及通知**: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期限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一般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如果受理,会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前五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可以相互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进行举证、质证等。 **调解**: 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会先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作出裁决**: 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会依法进行裁决。仲裁庭应在劳动仲裁委员会正式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对劳动争议案件做出最终裁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