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我因为生病需要请一段时间的病假,想知道在医疗期内工资是怎么发放的。我不太清楚劳动法对于这方面有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知道具体的发放标准是什么,所以希望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劳动法中的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
首先,关于医疗期工资的下限规定。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意味着,企业发放的医疗期工资最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比如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那么医疗期工资最低不能低于1600元。
其次,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有些地区除了遵循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这个底线外,还会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发放比例。例如,有的地方规定,职工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60%;工作满2年后,从第3年起,医疗期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70%等。所以,具体的发放标准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定来确定。
最后,企业和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企业规章制度中约定医疗期工资的发放标准,但这个约定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就是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企业发放的医疗期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职工可以通过与企业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