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员工一起提被迫离职报警有没有用?

我和几个同事因为公司的一些不合理行为,比如拖欠工资、随意增加工作量等,决定一起提被迫离职。但又担心公司不配合,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报警有没有用,能不能借助警察的力量顺利解决离职和相关权益问题呢?
展开 view-more
  • #被迫离职
  • #劳动纠纷
  • #报警处理
  • #劳动仲裁
  • #员工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员工一起提被迫离职时报警是否有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被迫离职”。简单来说,被迫离职就是员工在用人单位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或者不合理要求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离开工作岗位。比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员工被迫离职。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接下来分析报警的作用。如果在提被迫离职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情况,报警是有用的:一是用人单位使用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员工劳动,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定甚至可能触犯刑法,警察可以及时制止这种违法行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是用人单位在员工提被迫离职后,出现了打砸抢员工个人物品、恶意阻挠员工正常离开办公场所等扰乱正常秩序的行为,警察也可以依法进行处理,维护现场的秩序。 然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劳动纠纷,比如工资结算、经济补偿等问题,报警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劳动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这类纠纷通常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方式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对于这类问题,员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综上所述,员工一起提被迫离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报警以及采取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涉及人身安全和治安问题,报警是必要的;如果是单纯的劳动纠纷,则应通过劳动相关的法律途径来解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