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从法律角度来讲,劳动报酬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工资,这是劳动报酬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这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报酬,比如按小时、按天或者按月计算;计件工资则是根据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多劳多得。 奖金也是劳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或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比如企业为了鼓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设置的产量奖金;为了节约成本,给予节约原材料的员工的节约奖等。 津贴和补贴同样属于劳动报酬。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特殊劳动条件和艰苦环境下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像高温津贴、井下津贴等;补贴则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补贴,例如物价补贴、住房补贴等。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额外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