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过了该怎么办?
我和公司有劳动纠纷,但是之前一直没去申请劳动仲裁,现在才想起来,结果发现已经过了仲裁时效。我想知道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我和公司之间的这个纠纷吗?
展开


当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过了,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但实际上仍有一些途径可以尝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简单来说,它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仲裁时效已过,也不要灰心。一方面,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解决方式,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争议事项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避免进一步的矛盾和冲突。而且,法律并没有限制在仲裁时效过了之后不能进行协商,只要双方愿意,都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虽然仲裁时效过了可能会对仲裁申请产生影响,但在诉讼中,人民法院并不会主动适用仲裁时效的规定。也就是说,即使仲裁时效已过,只要符合民事诉讼的受理条件,法院仍然会受理案件。不过,在诉讼过程中,对方当事人可能会以仲裁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如果法院查明仲裁时效确实已经过了,且不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情形,可能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但如果能证明存在仲裁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那么时效期间是可以重新计算或者暂停计算的。例如,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