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被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合同被拖欠工资,不用着急,有多种办法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是协商程序,就是你直接和用人单位就被拖欠工资这个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尝试找出解决纠纷的办法。这是比较平和的方式,如果能协商成功,双方达成一致,那就能快速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要是协商不行,还可以申请调解。就是把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委员会会帮忙从中协调,促使双方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仲裁程序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你可以将纠纷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仲裁委员会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公正的裁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另外,没有合同的情况下,还需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尽量提供能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动的相关材料,像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上班记录表等;请同事提供证人证言并出庭作证;让任职期间接触过的客户证明曾以用人单位名义提供过服务;也可以申请仲裁部门向社会保险部门、银行调取相关资料。 法律还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一些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概念: 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劳动者已经为用人单位工作,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当事人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在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负责调解本企业内劳动争议,协调劳动关系的群众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