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双方是不平等主体,为何可以进行仲裁?
我和公司产生了劳动争议,我知道公司和我在劳动关系里地位不平等,但听说劳动争议能通过仲裁解决。我就很疑惑,一般平等主体间的纠纷才仲裁,像劳动争议这种不平等主体的情况为啥也能仲裁呢?想了解背后的法律依据。
展开


劳动争议指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虽然在劳动关系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看似地位不平等,但劳动争议是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的。 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这就为劳动争议可以进行仲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之所以能仲裁,主要是为了高效、公正地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仲裁具有专业性、灵活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劳动仲裁机构由专业人员组成,他们熟悉劳动法律法规,能够准确适用法律进行裁决。而且相较于诉讼程序,仲裁程序相对简便,能更快地解决纠纷,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障。所以,即便劳动争议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但基于法律规定和解决纠纷的实际需要,是可以通过仲裁来处理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