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学历造假可以追究法律责任吗


员工学历造假是可以追究法律责任的。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讲,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卖家骗你说这是好货,结果是次品,这就是一种欺诈。在劳动合同中也是一样,如果员工通过学历造假让公司录用他,这就是欺诈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当员工学历造假,就符合这一条规定。 在实践中,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学历造假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或者违反了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有权依据劳动法规定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关系。比如员工伪造高学历进入公司担任技术研发岗位,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严重影响项目进度,这种情况下公司就可以解除合同。二是要求赔偿。若员工学历造假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公司可以向员工要求赔偿,赔偿金额包括员工因造假获得的收益和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公司因为该员工学历造假而支付了过高的薪酬,或者因该员工无法胜任工作导致项目失败带来的损失等。 另外,如果员工伪造入职资料,买卖、使用伪造证件的,会被处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根据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对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概念: 欺诈: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基于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劳动合同因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