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能自离吗?
我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最近工作实在太累,压力特别大,不想干了。但合同还没到期,我就想直接走人,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会不会有啥法律责任,想了解下从法律上来说劳动合同能不能自离。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讲,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是可以选择离开工作岗位,也就是所谓的“自离”,不过这种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劳动者拥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如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前告知单位,那么劳动者的离职是合法有效的,属于正常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 然而,如果劳动者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擅自离职,这种“自离”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劳动者自离给单位带来了诸如生产经营受影响、招聘新员工成本增加等损失,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 另外,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自离还可能影响劳动者的权益。比如可能无法顺利拿到离职证明,这会对以后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可能影响社保、公积金等相关手续的正常办理。所以,虽然劳动者有自离的可能,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权益受损,建议尽量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