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组员工是否有赔偿?


公司重组员工是否有赔偿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相关概念。公司重组是指公司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等目的,对公司的业务、资产、人员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而经济补偿,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些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补偿,主要是为了弥补劳动者因为劳动关系变动而遭受的损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这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包括公司重组这种情况。如果因为公司重组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并且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又协商不成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那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然而,如果公司重组后,劳动合同可以继续正常履行,没有对员工的权益造成实质性影响,比如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都没有改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般是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的。因为劳动合同能够按照原来的约定继续履行,员工的权益并没有受到损害。所以,公司重组员工是否有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