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交社保该如何赔偿?


当单位不交社保时,劳动者是有权获得相应赔偿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赔偿的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补缴社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社保经办机构会责令单位限期补缴。如果单位逾期不补缴,就会面临滞纳金和罚款。 其次,如果因为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而遭受损失,单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在医疗方面,如果劳动者因为单位未缴纳医保,生病后无法报销医疗费用,那么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因此遭受的损失。在法律依据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所以,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单位赔偿这部分损失。 此外,经济补偿也是可能涉及的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当遇到单位不交社保的情况时,劳动者要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