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中的“可以”和“应当”有什么区别?

在看一些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可以”和“应当”这两个词,感觉它们好像意思差不多,但又觉得应该有区别。想知道在法律里,“可以”和“应当”到底有啥不一样,对实际的法律适用会产生什么影响?
展开 view-more
  • #法律术语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可以”和“应当”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术语,它们对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法律后果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二者的区别。 “可以”在法律条文中通常表示一种授权性规定,意味着赋予了相关主体一定的选择权。也就是说,主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法律并不强制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这就表明原告有自主决定是否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其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行使该权利。 而“应当”则是一种强制性规定,它要求相关主体必须按照法律条文的要求去做。如果不按照“应当”的要求行事,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合同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就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等。 简单来说,“可以”是有选择的余地,“应当”则是必须执行。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法律条文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