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和“应当”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必须”和“应当”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意思挺接近的,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这两个词到底有啥区别呢?对法律规定的执行又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在法律条文中,“必须”和“应当”虽然在语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所表达的法律强制程度和规范要求是存在差异的。 “必须”在法律上体现的是一种刚性的、绝对的要求,意味着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一旦违反了“必须”的规定,通常会导致明确且较为严重的法律后果。这是因为“必须”所规定的内容往往是法律的核心要求,是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关键所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必须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未取得驾驶证而驾驶机动车,就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应当”则相对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同样也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它表示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例外或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违反“应当”的规定,也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但这种后果可能相对“必须”而言没有那么严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如果当事人没有完全遵循诚信原则履行义务,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具体的责任形式和程度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总的来说,“必须”的强制性更强,违反后的法律后果通常更严重;而“应当”虽然也是法定要求,但在执行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的法律后果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法律条文的含义,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