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停业的情况下,仲裁公司是否需要赔钱?
公司因各种原因停业了,员工担心自身权益受损,想知道这种情况下申请仲裁能否让公司赔钱。比如公司是因为经营不善停业,员工工资没发全,或者面临被辞退等情况,究竟能不能通过仲裁让公司给予相应赔偿,具体的法律依据和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
展开


公司停业后仲裁公司是否赔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若停业是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公司短暂停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例如,某公司因突发的设备故障停业维修半个月,这半个月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那么公司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给员工发放工资。法律依据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 其次,若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又分两种情况: - 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公司因业务调整停业2个月,在这期间部分员工仍按照公司安排正常上班,那么公司支付给这些员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若劳动者没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比如公司停业后安排员工放假,员工无需到岗工作,此时公司可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相应的生活费等。 再者,如果公司停业后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倒闭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员工在公司工作了3年8个月,公司停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公司应支付4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最后,如果公司存在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等,相关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要求其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甚至可能会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