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在法律上有哪些权益和义务?
我是被单位聘用的员工,不太清楚自己在法律上到底有什么权益,比如工资、休假方面,也不知道要承担哪些义务。想了解一下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在法律层面的具体权益和义务是怎样规定的。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受到多方面法律的保护,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首先来说员工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员工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意味着员工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工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如果当地最低工资是每月2000元,那么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就不能低于这个数额。此外,员工还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在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员工有权享受带薪休假。同时,员工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另外,员工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能为员工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必要的保障。再看员工的义务。员工应当完成劳动任务。这是员工最基本的义务,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同时,员工要提高职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员工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求。员工还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等。总之,员工的权益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