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离职后工资一直没发。我想知道,从离职那天开始算,公司拖欠工资多久就属于违法行为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展开


在我国,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我们先了解“工资支付周期”这个概念,它指的是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时间间隔,常见的有月、周、日等。简单来说,就是多久给员工发一次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这意味着,用人单位要按照和劳动者约定的时间发工资,一般至少一个月发一次。 对于离职员工的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员工离职时,单位就该马上结清工资。 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时没有一次性付清工资,就已经构成拖欠工资的情况。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拖欠多久算违法,但只要超过了双方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或者离职时未结清,劳动者就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一般来说,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还没支付工资,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比如,约定每月15号发工资,员工离职后到下个月15号还没拿到工资,就可以认为单位违法了。 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先和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