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工资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当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劳动仲裁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劳动仲裁的概念。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该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不发工资就属于劳动报酬方面的争议,符合申请劳动仲裁的范畴。 接下来是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第一步,要确定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根据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申请。 第二步,准备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在写仲裁请求时,要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及可能涉及的经济补偿等。 第三步,收集相关证据。证据对于仲裁结果至关重要。可以收集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要能够证明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 第四步,提交仲裁申请。将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一并提交给选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安排仲裁时间和地点。 第五步,参加仲裁庭审。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辩论,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庭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最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