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购房的继承份额如何计算?


工龄购房是指在房改过程中,职工以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公有住房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将其工龄折算后冲抵部分购房款的一种购房方式。从法律角度来看,在计算工龄购房的继承份额时,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首先,要明确房屋的产权归属。如果该房屋是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使用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工龄购买,且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或双方名下,一般情况下,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当夫妻一方去世时,应先将房屋的一半份额分出为在世配偶所有,其余的一半作为去世一方的遗产进行继承。 对于遗产的继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如果购房时使用了已去世配偶的工龄优惠,根据相关司法实践,已去世配偶的工龄优惠具有财产属性,可在分割遗产时适当考虑该因素,对使用了其工龄优惠的部分给予其他继承人相应的补偿。 综上所述,工龄购房的继承份额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房屋产权归属、法定继承顺序以及工龄优惠等因素,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人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具体的继承份额,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