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权证的房屋该如何分割?
我最近遇到个麻烦事,家里有套没有产权证的房子,现在涉及到分割问题。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没有产权证的情况下,房子到底该怎么分,是自己协商就行,还是得走法律程序,想了解下具体的分割办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无产权证的房屋分割问题,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和处理方式。首先要明确,无产权证的房屋是可以分割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对于无产权证的房屋,首先由当事人协商分割 。这就是说,相关权益人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比如提前写明房子以后的所有权人等内容,并且在后续房产证办好之后按照分割协议进行分割。这样做的好处是比较灵活、便捷,也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要是协商不成,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原则上不会直接处分没有房屋产权的房屋所有权归属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这是因为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对此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没有产权证就意味着产权没有完成法定登记,法院难以直接确定所有权归属。 当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确定房屋最终的所有权归属。例如在离婚案件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夫妻双方对没有产权证的房屋进行分割,法院先判决使用权归属,等产权证下来后再处理所有权问题。总之,无产权证房屋分割要遵循先协商,协商不成走诉讼,诉讼中先确定使用权,后续再确定所有权的基本流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