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拖欠工资如何进行劳务仲裁?


在没有合同却遭遇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依然可以通过劳务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需要明确劳务仲裁的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从你发现工资被拖欠开始,要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其次,要准备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虽然没有合同,但以下这些材料也能作为有力证据: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面试通知短信等;工作服、出入证、厂牌、工作证、技术认定证书、专业证书年检记录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工资单、工资收入证明、社会保险记录单、企业年金单、住房公积金单或其他工资发放记录等;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接着,要提交仲裁申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比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可能的经济补偿金等,并说明为何认为单位拖欠工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也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最后是仲裁流程。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一般有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部分地区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提交材料后仲裁委给予立案,劳动仲裁委不收费。之后会给双方举证期,接着开庭审理,并且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如果对于裁决书不服,可以起诉到法院。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将丧失通过仲裁程序保护自己权益的制度。 仲裁申请书: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的书面文件,要清晰准确地写明各项关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