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金支出纳税调整表该如何填写?


职工薪金支出纳税调整表是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的重要表格,正确填写该表有助于企业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填写方法: 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工资薪金支出,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在填写表格时,分为账载金额、税收金额和纳税调整金额三部分。账载金额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核算的金额,也就是企业账面上记录的职工薪金支出金额。税收金额则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 对于工资薪金支出,账载金额按照企业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数额填写。税收金额需要判断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合理支出标准,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实际发放且合理,税收金额就等于账载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职工福利费支出,账载金额填写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金额。税收金额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限额扣除,也就是说,如果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税收金额就等于账载金额;如果超过了,税收金额只能填写工资薪金总额的14%。比如,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为100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16万元,那么税收金额只能填写14万元(100×14%),纳税调整金额为2万元(16 - 14)。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会经费支出,账载金额填写企业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金额。税收金额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限额扣除,具体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账载金额填写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税收金额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一般企业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8%计算限额扣除;软件生产企业等特定行业可以全额扣除。《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总之,在填写职工薪金支出纳税调整表时,要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进行准确填写,确保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