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劳务派遣工伤该如何处理?
在劳务派遣的工作模式下受了工伤,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处理,不知道责任该怎么划分,也不了解赔偿流程这些,想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具体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自己权益。
展开


当遇到第三方劳务派遣工伤时,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法律概念。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在工伤处理方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对于劳务派遣中的工伤,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这意味着劳务派遣单位是法定的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不过,在赔偿责任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通俗来讲,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没钱赔偿,用工单位要补上;反之亦然。 具体的处理流程一般是:先由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下来后,再根据工伤等级进行相应的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来确定赔偿数额。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相关概念: 劳务派遣: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签合同,被派到其他单位工作。 工伤认定: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进行确认的法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对工伤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