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鉴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用人单位主要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好比,你去正规大公司上班,大概率是劳动关系;但你找个小工匠来家里修东西,这就是劳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志。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一般可以认定为劳动关系。而劳务关系中,双方通常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合同内容更侧重于劳务的提供和报酬的支付。 在管理与被管理方面,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比如,员工要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的考勤、请假等制度。而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一方不受接受劳务一方的管理,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各自独立、地位平等。比如,你请的小时工,他只要按照约定完成工作就行,不用遵循你家的作息时间。 从报酬支付来看,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通常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量等支付工资,并且工资支付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按月支付。而劳务关系中,报酬的支付方式比较灵活,可能是一次性支付,也可能按照完成的工作量支付。 此外,在劳动风险承担方面,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比如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一般属于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而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一方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损害的,一般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鉴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