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证租赁合同无效?


在法律中,举证租赁合同无效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需要我们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收集并提供能够证明合同无效的证据。以下为你详细说明举证租赁合同无效的具体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情形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签订租赁合同的一方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所签订的租赁合同就是无效的。若要以此为由举证合同无效,就需要提供该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证明,像医院的诊断证明、法院的认定判决等。 其次,《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并非为了真实的租赁使用,而是为了骗取贷款等其他目的,这种虚假的意思表示会使合同无效。此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双方真实意图并非租赁的证据,如双方的聊天记录、往来邮件,表明双方的真实目的是其他事项。 再者,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租赁房屋用于开设赌场等违法活动,或者租赁的房屋是未经合法审批建造的违章建筑,这样的租赁合同就是无效的。要证明此类情况,可提供房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文件,或者相关部门对违法活动的处罚决定等证据。 另外,《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若存在出租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承租人利益的情况,承租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双方恶意沟通的记录等,来证明合同无效。 在举证过程中,要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一般先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据要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真实性是指证据是真实存在的,而非伪造;关联性是指证据与租赁合同无效的主张有直接关联;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取得方式符合法律规定。如果证据不符合这些要求,可能不会被法院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