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赔偿该如何申请离职?


因工伤赔偿申请离职,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来保障自身权益。 首先是准备工作。要确保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已经完成,这两个鉴定非常关键,是确定工伤赔偿标准的重要依据,要是没有完成这两步,后续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清楚自己应得的权益,比如工伤保险待遇等。像工伤医疗期内,工资福利待遇是不变的,还有伤残补助金等赔偿项目。 接着是辞职流程。按照所在单位规定的辞职流程提交辞职报告,一般要以书面形式明确表达辞职意愿,并注明辞职日期。之后,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进行协商。要是双方能达成一致,就签订相关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内容。 如果协商不成,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证据,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完成辞职手续后,按照规定办理社保等相关关系的转移手续。需要注意的是,工伤后的辞职不能影响自身依法应得的工伤赔偿权益。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范围的一种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