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该怎么写?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的撰写,需要明确多个关键要素,以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合同双方信息。要清楚写明出卖人(甲方)和买受人(乙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和电话等。这些信息能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能有效沟通与联系。 接着是房屋基本情况。要详细描述房屋的位置,比如具体到某村某街道某号;房屋建筑面积、套内面积等信息也需明确;还要说明房屋用途,是住宅还是其他。这部分让双方对交易的房屋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是房屋价款及支付方式。明确房屋的成交价格,大写和小写都要写清楚;支付方式可多样,如一次性付清、分期付款或银行贷款等。如果是分期付款,要约定每期的付款时间和金额;银行贷款则需明确贷款相关细节。 交付时间和条件也很重要。要确定甲方将房屋交付给乙方的具体日期;交付条件包括房屋需达到的状态,比如是否要完成装修、水电气是否接通等。 关于产权及税费问题。要注明甲方保证所售房屋产权清晰,无纠纷、抵押、查封等情况;明确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如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由哪方承担。虽然小产权房过户存在特殊性,但也要约定如果未来具备过户条件,甲方协助乙方办理过户手续的相关事宜。 违约责任部分必不可少。要详细约定双方若不履行合同义务需承担的责任,比如甲方逾期交房、乙方逾期付款等情况的违约金计算方式等。 争议解决方式也需明确。可约定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是通过协商解决,还是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也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定。 相关概念: 小产权房: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这类房屋的产权不像商品房那样受到完整的法律保障。 房屋产权登记:是指房产管理部门对房屋产权进行审查、登记、发证等一系列活动,以确认房屋产权归属,保障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小产权房交易中,由于土地性质等原因,产权登记情况较为特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