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安置房离婚协议有效吗
我和配偶打算离婚,涉及到宅基地安置房的分配,想通过签订离婚协议来处理。但不清楚这样的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想知道在法律上,宅基地安置房的离婚协议到底能不能生效,受不受法律保护 。
展开


宅基地安置房离婚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首先,要判断一个法律行为是否有效,主要看三点。第一,行为人得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在签协议的时候,精神正常、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有能力对相关事情做出决定的人。比如,不能是喝醉了、神志不清,或者本身就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像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 第二,意思表示要真实。也就是夫妻双方签协议的时候,心里想的和写在协议上的得是一致的,没有受到强迫、欺骗等情况。比如,一方拿着刀威胁另一方签协议,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骗对方签协议,这种情况下意思表示就不真实。 第三,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就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比如协议里约定把宅基地安置房卖给外村人,这就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因为宅基地一般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有相关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只要夫妻签订的宅基地安置房离婚协议符合上述条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指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指社会所普遍承认的秩序和一般道德观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