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避免秘诀在于行为和态度吗?
最近在考虑换工作,又怕离职过程不顺利给自己带来麻烦。想知道在离职时,是不是在行为和态度上多注意就能避免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和领导、同事沟通,工作交接要做到什么程度,特别想了解这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展开


从法律角度看,离职避免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和行为与态度有关。首先,劳动者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的基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正常离职的基本程序要求,遵守这个程序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表现。 在行为方面,工作交接至关重要。员工离职时要履行岗位工作交接义务,要向接替人员介绍本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和业务运作程序,交清本岗位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情况,并让设备、设施在正常运作情况下交给接替员工,还要交待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也是保障自己离职程序合法合规的行为。 态度上,要始终保持专业和礼貌。在整个离职流程中,尽量避免与同事或公司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纷争或冲突。如果员工依法提出辞职后,单位以各种理由拒不发放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也要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处理。 另外,若用人单位存在一些违法情形,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也要以合适的行为和态度去维护自身权益,比如以书面形式指出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概念: 劳动合同解除: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工作交接:离职员工向接替其工作的员工或用人单位指定人员,交接岗位工作职责、设备设施、未完成工作任务等相关工作内容的过程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