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被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如果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还被拖欠工资,不要着急,有多种办法可以维权。 首先,要尽可能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的证据。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像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证言、与老板关于工作和工资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比如你平时在工地打卡的记录,或者老板给你发工资时的转账记录,都很有用。 接着,可以尝试和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流,说明你的情况。多数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和影响,可能会同意支付工资。若双方达成一致,记得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这个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 要是协商不行,还能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帮忙调解。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你可以向他们提出请求,让他们主持调解,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若调解也没成功,那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要是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来补救。 另外,如果是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可直接向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投诉处理;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建议向用工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处理。也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或者使用手机扫描农民工维权二维码进行网上投诉。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也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就是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了劳动方面的矛盾纠纷后,通过专门的调解组织或者仲裁机构来进行处理,帮助双方解决问题,维护各自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义务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