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名义产权人与实际产权人有什么区别和规定?

我和朋友约定,以他的名义买房,我实际出钱,他是名义产权人,我是实际产权人。但我担心以后会有纠纷,想了解下名义产权人和实际产权人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各自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
展开 view-more
  • #产权代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名义产权人,通俗来讲,就是在产权登记上显示拥有产权的人,但实际上他可能并没有对该产权进行出资或者实际使用等。而实际产权人,是真正对该产权有出资行为,并且享有实际权益的人。 在我国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从对外公示的角度来看,名义产权人是法律上认可的产权所有者。例如,在房产交易中,如果名义产权人将房产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并且完成了过户登记,第三人基于对产权登记的信赖,可能会取得该房产的所有权。 然而,实际产权人与名义产权人之间如果存在相关约定,这种约定在他们内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双方签订了代持协议,明确约定了房产的实际归属等问题,当出现纠纷时,实际产权人可以依据协议向名义产权人主张权利。但是实际产权人要证明自己的实际产权身份,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像出资证明、双方的代持协议等。如果无法提供有效证据,实际产权人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 当名义产权人和实际产权人之间产生纠纷时,首先可以依据双方的约定来处理。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来进行裁决。同时,在处理这类纠纷时,要平衡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实际产权人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