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对工资支付方面的规定不太清楚。想知道《工资支付暂行条例》里关于工资支付时间、支付形式、扣减工资等方面都有啥规定,这关系到我每个月能拿到手多少钱,所以特别想了解一下。
展开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是为了维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而制定的法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主要规定: 首先是工资支付的时间。根据该条例,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这一规定保障了劳动者能按时获得劳动报酬,避免用人单位随意拖延工资发放。 其次是工资支付的形式。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这确保了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具有通用性和可支配性,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再者是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另外,关于扣减工资也有严格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为劳动者工资支付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劳动者可以依据这些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